孕期飲食是許多準媽媽關注的重點,既要確保營養均衡,也要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以下整理孕期飲食的注意事項,並協助辨別食物安全與常見迷信說法。
孕期飲食基本原則
-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每餐應包含穀物類、蔬菜類、水果類、肉/魚/蛋及代替品、奶類及代替品,並多選全穀類與蔬菜。 - 減少高糖、高脂肪、加工食品
少吃零食、汽水、糖果、餅乾、蛋糕、速食等,這些食物熱量高但營養價值低。 - 適量補充水分
多喝水,避免含糖飲料。 - 少量多餐
懷孕期間容易有胃部不適,建議少量多餐,有助於消化與營養吸收。
食物安全注意事項
- 避免酒精與抽菸
酒精和菸草會影響胎兒發育,應完全避免。 - 限制咖啡因攝取
建議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200毫克,約為一杯美式咖啡。 - 減少生食攝取
生魚片、生肉、未經殺菌的乳製品等,可能含有細菌或寄生蟲,應避免。 - 注意食物衛生
食材應徹底清洗、煮熟,避免食物中毒。
常見迷信與迷思
- 當歸、羊肉、螃蟹、龍蝦不能吃?
這些食物並非藥物,只要不過量且無過敏,一般可適量食用。沒有科學證據顯示這些食物會導致流產或影響胎兒健康。 - 喝冰飲會影響寶寶氣管?
目前無醫學證據支持此說法,只要孕婦本身無不適,適量飲用冰飲無妨。 - 吃珍珠粉會生出「白寶寶」?
這是無科學根據的說法,胎兒膚色主要由遺傳決定。 - 肚子太低會早產?
胎兒位置與早產無直接關聯,應由醫師評估。
孕期營養補充建議
- 懷孕初期
額外熱量需求較少,可多吃一塊全麥麵包或一杯低脂牛奶,並補充含碘和葉酸的孕婦維他命。 - 懷孕中後期
熱量與營養需求增加,建議每日多攝取約300大卡,並維持均衡飲食。
總結
孕期飲食應以均衡、多樣化為主,避免酒精、生食與過量咖啡因。對於坊間流傳的飲食禁忌,應以科學證據為依據,避免迷信。如有特殊飲食需求或疑慮,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