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眠發展階段與睡過夜的生理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寶寶睡眠發展階段
-
新生兒期(0~3個月)
- 寶寶的睡眠週期只有兩階段:淺睡眠(非快速動眼期)和深睡眠(快速動眼期),約各佔一半時間。
- 睡眠週期約40~50分鐘,比成人的90分鐘短。
- 這時期寶寶睡眠多為淺層睡眠,容易醒來,且睡眠時間長(約15~18小時/天),多為片段睡眠。
- 褪黑激素尚未成熟,夜與日的區分不明顯,睡眠較不穩定。
-
4個月以後
- 睡眠模式逐漸發展成接近成人的四階段模式:NREM三階段(淺睡期與熟睡期)加上REM睡眠。
- 褪黑激素分泌開始增加,寶寶開始有日夜區分,睡眠時間逐漸穩定。
- 睡眠週期仍較成人短,但逐漸趨近成人模式,夜醒情況可能因週期轉換時的「半清醒」狀態而發生。
-
5歲前
- 睡眠週期逐漸與成人相似,但仍需較長的睡眠時間。
- 夜間睡眠時間拉長,作息趨於穩定。
寶寶能睡過夜的生理條件
-
褪黑激素的分泌
褪黑激素由松果體分泌,約在寶寶6週大時開始形成,3個月時分泌量顯著增加,幫助寶寶建立日夜節律,促進夜間長時間睡眠。 -
睡眠週期的成熟
從兩階段睡眠發展到四階段睡眠,使寶寶能更好地進入深睡眠,減少夜醒次數。 -
神經系統與代謝發展
新生兒代謝率高,神經系統尚未成熟,容易醒來。隨著神經系統成熟,睡眠更穩定,夜間睡眠時間延長。 -
睡眠週期轉換時的半清醒狀態
寶寶在睡眠週期轉換時會有短暫的半清醒狀態,部分寶寶能自我安撫繼續睡眠,有些則會完全醒來,這影響夜間是否能睡過夜。
綜合來說,寶寶從新生兒期開始,隨著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及睡眠週期逐漸成熟,才有可能逐步達到睡過夜的生理條件。這個過程通常在3~4個月後開始明顯,並持續到5歲前睡眠模式趨於成人化,夜間睡眠時間逐漸延長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