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母乳分泌可分為四個階段,新手媽媽了解這些階段有助於掌握哺乳時機與技巧:
階段 | 時間 | 特點與生理變化 | 新手媽媽須知 |
---|---|---|---|
第一階段(泌乳I) | 懷孕16-22週至產後第2天 | 乳房開始變大,肺泡細胞分泌初乳。受高濃度黃體素抑制,初乳量少,但富含蛋白質和免疫球蛋白IgA,有助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初乳非常珍貴,每一滴都不可浪費。擠乳時手勢要正確,避免傷害乳頭。 |
第二階段(泌乳II) | 產後第3天至第8天 | 黃體素驟降,泌乳激素增加,乳汁分泌開始充沛,乳房感覺飽滿。奶量迅速增加,乳糖、脂肪和熱量提升,免疫成分相對減少。 | 這時期是「來奶」關鍵,寶寶吸吮或擠奶刺激越多,乳汁分泌越多。新手媽媽要多親餵或擠奶,促進泌乳。 |
第三階段 | 產後第9天起至退化期開始 | 泌乳激素影響減少,乳房自我調節乳汁分泌,乳汁製造由乳房控制。奶水持續分泌取決於乳汁移出(寶寶吸吮或擠奶)。 | 乳汁移出成為泌乳關鍵,規律哺乳或擠奶是維持奶量的王道。 |
第四階段(退化期) | 退化期開始後 | 乳腺逐漸退化,乳汁分泌減少直至停止。 | 若停止哺乳,乳房會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 |
新手媽媽須知重點:
- 初乳珍貴且量少,不必擔心奶量不足,寶寶初期需求量小(約每餐5ml),初乳含豐富抗體,有助免疫保護。
- 泌乳激素與刺激成正比,寶寶吸吮或擠奶越頻繁,乳汁分泌越多,建議多親餵或定時擠奶促進泌乳。
- 擠奶技巧:手呈C字型,拇指在乳房上方,其他四指在下方,輕推乳房向胸壁,避免硬擠乳頭造成傷害。
- 泌乳調節:產後第九天開始,乳房逐漸自我調節乳汁分泌,奶水供需平衡,規律哺乳是維持奶量的關鍵。
掌握這四個階段及泌乳原理,有助新手媽媽順利哺乳,提供寶寶充足營養與免疫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