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姿勢與乳汁排空對預防腋下硬塊有顯著影響,主要原因與乳腺解剖分布及乳汁流通有關。
-
乳腺分布與腋下硬塊形成:乳房外上象限(靠近腋下區域)乳腺分布密集,腺泡數量多,乳汁產量較高,因此該區域最容易因乳汁排空不良而形成硬塊或塞奶。
-
哺乳姿勢的重要性:若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或媽媽長期使用同一固定姿勢哺乳,會導致部分乳管引流不順,特別是外上象限乳汁滯留,增加腋下硬塊風險。建議多變化哺乳姿勢,讓乳汁能均勻排空,減少乳管阻塞。
-
乳汁排空頻率與方法:持續親餵且一天哺乳8-12次,有助於避免乳房過度漲奶,減少乳腺阻塞機會。若無法即時哺乳,適度擠奶以減輕漲奶壓力也很重要,但不宜過度擠壓。
-
其他預防措施:避免穿戴過緊壓迫乳房的胸罩或揹帶,並適當按摩腋下硬塊區域促進乳汁流通。飲食方面,避免高飽和脂肪食物,補充卵磷脂也有助於改善乳腺阻塞。
綜合來看,多變化哺乳姿勢與頻繁且有效的乳汁排空是預防腋下硬塊的關鍵,同時配合適當的按摩和生活習慣調整,可有效降低乳腺阻塞及相關硬塊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