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腋下硬塊的成因主要與乳腺組織的結構及哺乳過程中乳汁排空不完全有關。以下是詳細說明:

產後腋下硬塊的成因

  • 乳腺組織延伸至腋下:乳腺不僅分布於乳房本體,部分乳腺組織會延伸到腋下區域,因此在產後乳腺充血或乳汁積聚時,腋下可能會出現硬塊。

  • 乳汁滯留與乳腺阻塞:哺乳時若寶寶吸吮姿勢不佳、哺乳頻率不足或擠乳方式不當,會導致乳汁無法順利排出,造成乳腺內乳汁滯留,形成乳塊或乳腺阻塞,進而引發硬塊。

  • 乳腺炎前兆:乳腺阻塞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乳腺炎,表現為腋下或乳房硬塊伴隨疼痛、紅腫等症狀。

  • 飲食與生活習慣影響:產後飲食若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可能加重乳腺負擔,建議改善飲食並多按摩促進乳汁流通,有助硬塊消退。

乳腺組織結構

  • 乳腺葉與小葉:每個乳房由15至25個乳腺葉(lobes)組成,每個乳腺葉進一步分成許多小葉(lobules),小葉內含腺泡(alveoli),是乳汁產生的主要部位。

  • 乳腺導管系統:乳汁由腺泡分泌後,經由乳小管(lactiferous ducts)輸送,這些乳管呈放射狀匯集至乳頭,乳汁暫時儲存在乳竇(lactiferous sinus)等待排出。

  • 腋下乳腺組織:乳腺組織有時會延伸至腋下,這部分乳腺管較細,容易因乳汁滯留或阻塞形成硬塊。

  • 間質組織:乳腺由實質(乳腺導管、小葉)和間質組織(纖維結締組織、脂肪、血管、淋巴結等)組成,間質組織支持乳腺結構並參與免疫防禦。

總結

產後腋下硬塊多因乳腺組織延伸至腋下,加上哺乳期間乳汁排空不完全導致乳汁滯留或乳腺阻塞所致。乳腺結構由多個乳腺葉和小葉組成,乳汁經乳小管輸送至乳頭,乳腺組織的延伸使腋下也可能出現硬塊。適當哺乳姿勢、頻繁哺乳及按摩有助於硬塊消退,若伴隨疼痛或發炎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