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睡眠週期與淺睡眠特性有以下幾點重要解析:

  • 睡眠週期長度:嬰幼兒的睡眠週期約為40至60分鐘,明顯短於成人約90分鐘的週期。新生兒的睡眠週期約50-60分鐘,隨著年齡增長,睡眠週期逐漸接近成人模式。

  • 睡眠階段發展

    • 新生兒至約4個月大時,睡眠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淺睡眠(非快速動眼期)與深睡眠(快速動眼期),約有一半時間處於淺睡眠狀態。
    • 4個月後,嬰兒的睡眠模式開始發展成成人類似的四階段模式(NREM三階段加上REM睡眠),但要到5歲左右才會完全成熟。
  • 淺睡眠特性

    • 嬰兒淺睡眠時間較長,與成人相反,這使得嬰兒容易入睡但也容易醒來,造成夜間頻繁醒來的現象。
    • 在淺睡眠階段,嬰兒大腦非常活躍,常見微笑、吸吮等動作,這對腦部成熟與發展十分重要。
    • 睡眠週期轉換時,嬰兒會經歷「半清醒」狀態,可能持續幾秒至幾分鐘,期間會有聲音、哭泣、翻身等行為,有些嬰兒能快速回到睡眠,有些則完全醒來,這是夜醒的主要原因。
  • 睡眠時間需求

    • 新生兒每天需要約14至17小時睡眠,4至11個月嬰兒約需15小時,遠高於成人7至9小時的需求。
    • 嬰兒的晝夜節律尚未建立,尤其是新生兒階段,睡眠時間分散且不規律,隨著成長會逐漸形成較穩定的睡眠模式。

綜合以上,嬰兒的睡眠週期較短且淺睡眠比例高,這是其生理發展階段的正常現象,淺睡眠期間大腦活躍,有助於腦部發育,但也導致嬰兒容易醒來,家長可透過理解這些特性來調整照護方式,幫助寶寶獲得更安穩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