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出現尿頻與尿道不適,主要原因與生理變化及泌尿道感染有關,處理上需注意預防感染並適當調整生活習慣。


尿頻與尿道不適的原因

  1. 子宮壓迫膀胱

    • 懷孕初期及末期,子宮逐漸變大,會壓迫膀胱,導致膀胱容量減少,頻繁產生尿意,造成尿頻。
    • 懷孕中期子宮往上移動,壓迫減輕,尿頻狀況相對緩解。
  2. 荷爾蒙影響

    • 黃體素使輸尿管、膀胱周圍平滑肌鬆弛,導致尿液滯留,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
    • 膀胱及尿道黏膜充血,尿液排出增加,也會引起頻尿。
  3. 泌尿道感染(UTI)

    • 懷孕時泌尿道更易受細菌感染,常因憋尿、不當衛生習慣或細菌逆流所致。
    • 感染症狀包括頻尿、尿痛、灼熱感、尿液混濁或血尿,嚴重時可能有排尿困難。
  4. 其他因素

    • 下肢水腫使夜間水分回流,增加夜尿次數。
    • 子宮頸牽拉尿道,造成頻尿。

處理建議

  • 避免憋尿,保持定時排尿,減少細菌滯留。
  • 多喝水,每日飲水量約1500~2000c.c.,分多次少量飲用,有助沖刷泌尿道。
  • 注意個人衛生,如廁後由前往後擦拭,避免細菌感染。
  • 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避免緊身褲或不透氣材質,減少細菌及黴菌滋生。
  • 若出現尿痛、尿頻加劇、血尿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以排除或治療泌尿道感染,防止感染上行至腎臟。
  • 孕期定期檢查尿液,監測是否有菌尿症,及早發現感染。

懷孕期間的尿頻與尿道不適多與生理變化及泌尿道感染有關,適當的生活調整與及時醫療介入能有效減輕症狀,保障孕婦與胎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