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不良與胎兒發育異常有密切關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葉酸缺乏:孕前及孕早期缺乏葉酸,會增加胎兒腦及脊髓的先天性神經管缺陷風險,如脊柱裂等嚴重畸形,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

  • 碘缺乏:碘是胎兒及幼童腦部和神經發育的重要元素,缺碘可能導致呆小症、新生兒智能發育不足、生長遲緩,甚至提高嬰兒死亡率。

  • 鐵質不足:孕婦缺鐵性貧血會增加胎兒早產的風險,影響胎兒正常成長。

  • 維生素D缺乏:缺乏維生素D可能導致早產、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及免疫系統調控問題,間接影響胎兒健康。

  • 整體營養不均衡:孕期若飲食偏食、節食或只吃某類食物,導致熱量及營養素攝取不足,會使胎兒體重偏小,影響正常發育。均衡攝取全穀雜糧、蛋白質、蔬果、乳品及健康油脂,並適度增加熱量攝取,有助胎兒健康成長。

  • DHA等脂肪酸不足:胎兒及幼童大腦發育需要足夠的DHA等必需脂肪酸,孕婦若攝取不足,可能阻礙胎兒腦部發育。

此外,胎盤功能不佳或臍帶問題也會影響胎兒營養吸收,進而造成發育異常。

因此,孕婦應該在孕前及孕期注重營養補充,尤其是葉酸、碘、鐵、維生素D及DHA等關鍵營養素,並保持均衡飲食與定期產檢,以降低胎兒發育異常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