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孩子身體狀況與記錄不喜歡的食物,對於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及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非常重要。以下是相關建議與方法:
1. 觀察孩子身體狀況:
-
家長可利用「兒童健康手冊」中的發展連續圖及家長紀錄事項,定期觀察孩子的粗動作(如翻身、走路)、細動作(如拿東西、解扣子)、語言認知(如說話能力)及社會性行為(如情緒調節、人際互動)等發展里程碑,並將觀察結果記錄下來,方便醫護人員參考,也能完整保存孩子的成長紀錄。
-
觀察孩子的身體不適狀況,例如長牙痛、蛀牙、腸胃炎、感冒鼻塞等,這些都可能影響孩子的食慾與飲食行為。
2. 記錄孩子不喜歡的食物:
-
家長可透過日常飲食觀察,記錄孩子不喜歡的食物種類及反應,並嘗試多變換菜色,與孩子討論食物的味道、氣味,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嘗試意願,逐步提高接受度。例如不喜歡牛奶可以加入穀片等方式調整。
-
建議家長保持飲食習慣的一致性,避免言行不一導致孩子養成不良飲食習慣。
-
若孩子持續不愛吃飯或有飲食問題,應與兒科醫師討論,並提供孩子的睡眠、活動、飲食時間及內容等生活作息資訊,醫師可協助做更詳細的飲食記錄與評估。
綜合以上,家長可善用兒童健康手冊作為觀察與記錄工具,並透過細心的日常觀察與溝通,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與飲食偏好,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與良好飲食習慣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