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平衡孩子的飲食快樂與健康風險時,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
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與親師合作
家長本身的飲食觀念會影響孩子,若家長有偏差,容易造成孩子飲食習慣不良。因此,家長應積極參與學校或社區的親職教育活動,與教師合作,共同推動健康飲食,並透過親子飲食教養學習單等工具,持續觀察和調整孩子的飲食狀況。 -
注重飲食的多元與均衡
飲食應該多元且符合「三低一高」原則(低脂肪、低鹽、低糖及高膳食纖維),避免過多加工食品與含人造甜味劑的飲品,減少孩子嗜甜習慣的養成,並避免影響睡眠與學習。 -
讓孩子參與飲食過程,提升飲食自主性與樂趣
鼓勵家長帶孩子一起買菜、做菜,讓孩子從中學習食物的來源與營養價值,增加對食物的認識與興趣。這不僅能讓孩子享受飲食的樂趣,也能培養他們照顧自己健康的能力。 -
適度滿足孩子口味偏好,避免過度限制
由於孩子天生偏好甜味,家長應以身作則,平衡甜飲與白開水的攝取,避免完全禁止甜食,而是透過調整飲食結構,讓孩子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攝取足夠的營養。 -
規劃平衡飲食,特別是素食者的營養補充
若孩子採取素食飲食,家長需確保飲食計畫均衡,包含蛋類和奶製品等,以避免營養缺乏,並注意攝取足夠的水果、蔬菜及其他必需營養素,降低肥胖及過重風險。 -
鼓勵運動與健康生活習慣
當孩子有肥胖趨勢時,不必過度擔心或採用極端節食方法,而是應鼓勵多運動,改變不良飲食習慣,促進身心健康。
綜合來看,家長應以科學的營養知識為基礎,與學校及社區合作,透過親子共同參與飲食教育與實踐,讓孩子在享受飲食樂趣的同時,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降低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