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數育兒專家與研究資料,寶寶夜醒的狀況通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改善,但這並非絕對,仍需視個別發展與睡眠習慣而定。
夜醒改善的趨勢
- 3~6個月大:寶寶的夜間睡眠時間會開始延長,夜醒次數逐漸減少,這是因為生理上逐漸能區分日夜,褪黑激素分泌趨於穩定。
- 滿1歲左右:多數寶寶的睡眠模式更趨穩定,淺眠比例降低,夜醒狀況應明顯改善。研究指出,約有72%的一歲寶寶能連續睡超過六小時以上。
- 12個月後:若寶寶健康、飲食充足,通常可以連續睡10~12小時,不需要夜奶。
可能影響夜醒的因素
- 生理需求:小於8個月的寶寶可能仍需夜奶,夜醒不一定代表睡眠問題。
- 睡眠習慣:若寶寶尚未學會自行入睡或接覺,即使年齡增長,仍可能持續夜醒。
- 發展階段:1~2歲時,因分離焦慮、牙齒發育、活動力增加等因素,部分寶寶反而會出現「睡眠退化」,夜醒次數可能增加,尤其在18個月左右最明顯。
- 環境與作息:不規律的作息、睡眠環境改變、白天活動不足或過度刺激,都可能影響夜間睡眠品質。
如何幫助寶寶改善夜醒
- 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與固定的睡前儀式。
- 培養寶寶自行入睡與接覺的能力。
- 確保白天有足夠活動量,並適度減少白天小睡時間。
- 觀察是否有生理不適或環境因素影響睡眠。
總結
多數寶寶的夜醒狀況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但若持續夜醒或影響生活品質,建議檢視睡眠習慣與環境,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