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夜醒習慣會隨著月齡發展而逐漸改善,改善的時間點和方式取決於寶寶的年齡和具體情況。
不同月齡的改善時程
新生兒期(0-8週)
新生兒在出生初期日夜不分,這是正常現象。大約在6-8週之後,這種情況會慢慢改善,因為此時寶寶開始建立日夜作息,夜晚長睡眠有機會拉長到4-6小時才醒來一次。
3-4個月階段
到了3-4個月,寶寶的日夜已經明確區分。此時寶寶的睡眠生理機制逐漸成熟,開始能區分晝夜,白天清醒時間變長,夜晚也開始出現連續長睡的情況。這個階段是練習自行入睡的好時機,如果能在此時學會自行入睡、自行接覺,接下來的睡眠之路會走得更順暢。
4個月後
進入4個月後,寶寶可以開始訓練睡過夜。大部分寶寶會在3.5至5個月之間經歷睡眠倒退,但如果父母用對方法,大多數寶寶可以在2至3週內獲得改善。
8-9個月以後
到了8-9個月,寶寶在生理上可能無需夜奶。如果能在一歲以內建立良好睡眠習慣會更好。
改善夜醒的關鍵方法
建立自行入睡能力
改善頻繁夜醒的基礎是讓寶寶學會自行入睡,進階則是培養「接覺」能力。有接覺能力,寶寶才能在睡眠週期醒來的時候自行睡回去。光是練習自行入睡無法單純改善頻繁夜醒,如果父母還是用哄睡方式幫孩子接覺,夜醒就會繼續存在。
調整作息和清醒時間
最後一段清醒時間一定要抓得非常準,就能保護上半夜的睡眠,避免上半夜頻繁夜醒。當白天小睡和夜晚作息重新調整到位,加上夜裡回應方式的一致性,大部分孩子都能慢慢回到一覺到天亮的節奏。
一致的夜間回應方式
面對夜醒時,照顧者不要抱孩子出來(生理需求除外)、不要開燈、不要陪玩,目標是讓寶寶的身體慢慢回到夜晚睡覺不夜醒的節奏。
特殊情況
若是因為發展期、生活變化或生病而導致的短期夜醒,只要避免增加額外刺激,大多會隨著階段過去而消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自行入睡並非等同戒夜奶,八個月以內的寶寶在生理上可能還需要夜奶,練習自行入睡和適當的夜奶次數兩者之間不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