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檢查在假性近視診斷中扮演關鍵角色,主要是透過點用散瞳劑(睫狀肌鬆弛劑)使睫狀肌放鬆,消除因睫狀肌過度收縮所造成的假性近視成分,從而準確判斷是否為真性近視及其度數。

具體意義包括:

  • 區分假性近視與真性近視:假性近視是因睫狀肌長時間緊繃導致的暫時性近視,散瞳後度數會明顯減少;真性近視則是眼球結構改變,散瞳後度數不會有大幅變化。例如,近視3百度,散瞳後變成2百度,代表有1百度是假性近視。

  • 測量真實屈光度數: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睫狀肌調節能力強,未散瞳驗光常有假性近視干擾,散瞳後可排除假性成分,得到準確的眼睛度數,避免誤判。

  • 評估眼睛調節狀態與遠視度數:散瞳後也能測出兒童本身的遠視度數,這是眼睛對抗近視的「本錢」或「存款」,有助於眼科醫師做後續視力管理。

  • 治療與控制近視進展:部分散瞳劑可用於治療,透過長期放鬆睫狀肌,減緩近視度數加深速度,但無法逆轉已形成的真性近視。

  • 檢查注意事項:散瞳後瞳孔放大,會有畏光、視力模糊等不適,建議檢查當日有人陪同並配戴太陽眼鏡、帽子保護。

所以,散瞳檢查是診斷假性近視的黃金標準,能有效區分假性與真性近視,提供準確屈光度數,並輔助近視控制策略,是兒童視力檢查不可或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