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拍痰姿勢與手掌杯狀拍背技巧如下:

  1. 手掌姿勢:將手掌弓起呈「杯狀」,五指併攏但不僵硬,保持手腕輕鬆,利用手掌的彎曲面快速且有節奏地上下拍擊背部或胸部。拍擊時應發出空心的「扣背聲」,而非拍掌聲,避免用力過猛造成不適。

  2. 拍痰部位與姿勢

    • 若痰液位於肺上葉尖段,拍擊肩胛骨上方及前胸部。
    • 肺上葉,拍擊上後背部及肩胛骨上方。
    • 肺中葉,拍擊胸部乳房區(患者頭部可下垂約15度,轉向一側約45度)。
    • 肺下葉尖段,拍擊肩胛骨下方及側胸部(頭部下垂約30度)。
    • 肺下葉後基底段,拍擊肩胛骨下方脊柱兩側,但避免直接拍打脊柱(頭部下垂約30度)。
  3. 拍痰時的體位

    • 依痰液位置調整患者體位,如坐臥、前傾或俯臥,並適當調整頭部角度以利痰液引流。
    • 拍痰時患者頭部應側向拍痰者,方便觀察口唇顏色及分泌物情況,避免嗆咳或呼吸困難。
  4. 拍痰頻率與注意事項

    • 避免在用餐前後1小時內拍痰,以防嗆咳。
    • 每日建議拍痰3~4次,保持呼吸道清潔。
    • 拍痰時可準備毛巾或衛生紙放於患者口邊,方便痰液排出。
  5. 安全提醒

    • 拍痰時避免拍打腎臟部位(背部下方腰部區域)。
    • 若患者出現發紺、呼吸困難等異常,應立即停止拍痰並尋求醫療協助。

以上方法能有效幫助鬆動氣管內的痰液,促進排出,改善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