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的中醫內服中藥與綜合療法主要包括針灸、內服中藥、耳穴貼壓及日常保健按摩等方法。中藥方劑常依據耳鳴的證型(如虛證或實證)調配,常用方如益氣聰明湯,具有補中氣、升清陽、散風熱的作用,能改善耳鳴症狀。內服中藥療程一般建議持續1至3個月,配合針灸(每週2-3次,4-6週療程)及耳穴貼壓(8-12週)可提高療效。

針灸常用穴位包括翳風穴(改善耳部循環)、聽宮穴(調節聽力)、風池穴(疏通頭部經絡)、中渚穴(清三焦火)及太溪穴(補腎益精),其機制為改善耳部微循環、調節神經平衡,急性耳鳴臨床有效率約70-80%,慢性約50-60%。

中藥內服方面,針對神經性耳鳴,常用組方如益氣聰明湯加味,含升麻、葛根、芍藥、甘草、蔓荊子、黃柏、黨參、黃芪等,能補脾胃、升清陽、滋腎平肝,改善耳鳴及相關症狀。老年慢性耳鳴患者則可配合杜仲茶等補肝腎藥物,並強調作息調整與睡眠充足。

此外,日常生活中建議虛證患者多休息、補益腎氣,實證患者則應放鬆心情,避免油膩、辛辣、煎炸及過鹹食物,以減輕耳鳴症狀。

綜合療法示意表:

療法 適用證型 頻率 療程
中藥內服 各型耳鳴 每日1劑 1-3個月
針灸治療 實證耳鳴 每週2-3次 4-6週
耳穴貼壓 輕度耳鳴 每週更換 8-12週

這些療法可相互配合,提升治療效果,並需根據個人體質及症狀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