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的適當時機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醫學建議認可的情況:
-
過期妊娠(超過預產期)
當孕期超過預產期7至10天以上,尤其超過42週時,胎盤功能可能退化,羊水量減少,胎兒可能缺氧甚至吸入胎便,增加風險,因此建議考慮催生以避免胎兒在子宮內環境惡化。 -
足月破水但產程無進展
如果孕婦已足月且破水,但沒有出現規則宮縮,產程無法自然推進,為避免感染風險,醫師會建議催生以促進產程進展。 -
母體疾病或併發症
如子癲前症、妊娠高血壓或其他嚴重母體疾病,為了避免母體病情惡化,且孕週已足月,醫師會建議催生以確保母嬰安全。 -
胎兒狀況不佳或過大
若胎兒在腹中狀況不穩定(如心跳異常)或胎兒過大,醫師會考慮催生以降低風險。
催生的流程通常需要1至2天時間,視個人體質和產程進展而定,若催生無效,可能需改為剖腹產。
所以,催生的決定基於母體與胎兒安全,並非單純因為過了預產期就必須催生,而是當繼續懷孕可能帶來風險時,醫師會建議催生。這些時機包括過期妊娠、破水無產程進展、母體疾病及胎兒狀況不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