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女性婚後生活品質的社會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婚姻品質、家庭與工作角色的平衡、社會文化期待、性別角色態度以及夫妻間的經濟互動等。
首先,婚姻生活品質是女性幸福感的重要決定因素。研究指出,女性通常將婚姻與子女視為幸福人生的核心,工作則相對次要,但婚姻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女性的幸福感。此外,女性在婚後常面臨工作與家庭雙重壓力,尤其有子女後,女性感受到的壓力更大,常有「燒燭兩頭燒」的辛苦感。
社會文化因素也深刻影響女性婚後生活品質。在華人社會中,傳統父權體制與性別角色期待使女性在婚姻與家庭中處於較弱勢地位,女性經濟與社會地位相對較低,且社會對未婚女性有明顯的污名化,如「老處女」等稱呼,這種文化壓力影響女性的心理健康與婚姻選擇。
心理層面上,性別角色態度對婚姻滿意度有顯著影響。研究發現,女性相對於配偶的收入提高時,家庭滿意度呈現倒U形變化,當雙方收入接近時,女性的家庭滿意度最高;但這種關係僅在持較現代性別角色態度的女性中顯著,傳統性別角色態度的女性則無明顯影響。這顯示心理對性別角色的認知與接受度會影響婚後生活品質。
此外,社會支持與人際網絡的大小也與女性的幸福感相關,社會網絡較小、與他人接觸較少的女性幸福感較低。
綜合以上,影響女性婚後生活品質的社會與心理因素包括:
- 婚姻品質與夫妻互動模式
- 工作與家庭角色的平衡與壓力
- 傳統文化與性別角色期待
- 女性經濟地位與夫妻收入比例
- 性別角色態度的現代化程度
- 社會支持與人際網絡
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共同影響女性婚後的生活品質與心理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