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滿意度調查與女性婚姻狀況分析主要涵蓋婚姻滿意度與夫妻溝通、自我狀態、性別角色態度、相對收入等因素的關聯,並且在台灣女性中呈現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影響。

  1. 婚姻滿意度與夫妻溝通、自我狀態的關係
    研究發現婚姻滿意度與夫妻間的溝通型態有顯著正相關,良好的溝通能提升婚姻滿意度;同時,自我狀態(個人及配偶的自我評價)也會影響婚姻滿意度。此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已婚男女為樣本,透過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2. 台灣女性婚姻滿意度與社會文化背景比較
    與日本女性相比,台灣女性的婚姻滿意度較高。研究指出,台灣女性在婚姻態度上較為傳統,且家庭主婦身份與婚姻滿意度呈正相關。日本女性則因不傳統的性別意識形態,婚姻滿意度較低,反映出兩國在性別角色與婚姻規範上的差異。

  3. 女性相對收入與家庭滿意度的影響
    在台灣雙薪家庭中,已婚女性相對於配偶的收入提高,對家庭滿意度呈現倒U形影響:收入接近時滿意度最高,過高或過低都可能降低滿意度。此現象主要出現在持非傳統性別角色態度的女性中,且1970年以後出生的世代更明顯。

  4. 性別角色態度與婚姻滿意度
    隨著時代變遷,性別角色態度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逐漸顯現,傳統與非傳統性別角色態度的差異,會影響女性對婚姻的滿意感受。

綜合以上,女性婚姻滿意度受夫妻溝通、自我狀態、性別角色態度及經濟因素(如相對收入)等多重因素影響,且在台灣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這些因素呈現特有的互動模式,反映出婚姻滿意度的多維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