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曬太陽會增加脫水與體溫升高的風險,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嬰兒不應直接曝曬於陽光下,因為他們的皮膚脆弱且尚未能有效調節體溫,容易導致曬傷、脫水及高熱等問題。即使短時間曝曬也可能造成身體負擔,建議在太陽傘下曬約15分鐘即可獲得足夠維他命D,而避免直接曝曬。

此外,夏季高溫環境下,嬰幼兒因散熱機能不佳,容易因流汗過多而脫水,若未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能引發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甚至中暑,症狀包括口乾舌燥、頭暈、尿量減少、抽筋及意識不清等。因此,嬰兒在戶外活動時必須特別注意防曬與補水,避免長時間曝曬於烈日下。

醫學研究也指出,嬰幼兒皮膚對紫外線的耐受度低,容易曬傷,曬傷不僅會造成短期的皮膚損傷,還可能增加日後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因此,嬰兒曬太陽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避免直接曝曬並控制時間。

綜合以上,嬰兒曬太陽時應避免長時間曝曬,防止脫水與體溫過高,並採用遮蔽、適度曬太陽及補充水分等方式保護嬰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