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期(約28週至40週)是胎兒快速成長和發育的關鍵階段,胎兒體重和身長顯著增加,器官逐漸成熟,並累積脂肪以準備出生。
具體發育狀況包括:
-
體重與身長:33週時胎兒約2100公克,身長約45公分;到懷孕九個月(約36-40週),男嬰體重約3100-3200公克,身長約50公分,女嬰略輕一些。
-
器官與系統發育:胎兒的內臟器官和系統大致發展完成,性器官成熟,皮膚由紅色轉為較自然色澤,皺紋和胎毛逐漸消失,指甲已長成,頭髮長約2-3公分。
-
脂肪累積:皮下脂肪增厚,使胎兒身體變得豐滿且有光澤,這有助於出生後的體溫調節。
-
胎動與活動:由於子宮內空間變小,胎兒活動次數減少,但胎動仍明顯,頭部較重會往下移,有助於分娩準備。
-
胎盤與母體變化:胎盤重量約500公克,位置會隨子宮增大而上移,需注意異常如前置胎盤可能導致出血風險。母體會感受到腰酸、腹部變硬、腿部抽筋等不適,胎兒下降時子宮底位置也會下移。
懷孕後期胎兒快速增重,每週約增加100至200公克,孕婦應保持均衡飲食,特別注意蛋白質、鈣和鐵的攝取,但不宜過量攝取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
所以,懷孕後期胎兒發育以體重快速增加、器官成熟和脂肪累積為主,為出生做好準備,同時母體也會經歷相應的生理變化與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