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體重增加速度與週期性變化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且體重增加的速度會隨孕期進展而有所不同:
-
孕早期(1~3個月):體重增加較緩慢,主要因為孕吐或害喜反應,胃口不佳,體重變化不大。
-
孕中期(4~8個月):體重增加速度加快,通常以每月增加約1公斤為標準,換算成每週約0.3至0.5公斤。此時孕吐減輕,胃口恢復,容易攝取更多熱量,導致體重增加較快。孕婦應注意飲食均衡與適度運動,避免體重增加過多。
-
孕後期(9~10個月):胎兒成長速度加快,羊水和胎盤增長,孕婦體重迅速提升,標準為每週增加0.3至0.5公斤。此時孕婦也容易出現水腫,建議飯後散步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根據研究,孕期體重和BMI的週期性變化呈現以下趨勢:
- 體重和BMI在約13週時開始加速增加。
- 24週後,體重和BMI的增加速度逐漸放緩。
- 32至38週期間體重增長趨於平穩,38週後體重增速略有回升,而BMI則保持平穩。
孕期體重增加主要是因為攝入熱量大於消耗,過多熱量轉化為脂肪儲存。孕婦每日熱量需求在第二孕期後約增加300大卡,建議均衡攝取且避免過量飲食,以免體重過度增加影響胎兒健康。
總結來說,孕期體重增加速度呈現階段性變化,孕中期和孕後期為主要增重階段,且每週增加約0.3至0.5公斤為一般標準。適當控制體重增加對孕婦和胎兒健康均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