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建議腸胃炎期間暫停奶類飲食的主要理由是:腸胃炎時腸道發炎,會導致對乳糖的吸收能力下降,產生「暫時性乳糖不耐症」,即使平時不會因喝牛奶拉肚子,腸胃炎期間食用乳製品仍可能加重腹瀉症狀。此外,乳製品含有較高的糖分和脂肪,這些成分會增加腸液的滲透壓,刺激腸道,導致腹瀉更嚴重。

具體原因包括:

  • 乳糖吸收下降:腸胃炎使腸道發炎,乳糖酶活性降低,乳糖無法被充分分解吸收,進入大腸後發酵產氣,造成腹瀉和腹脹。

  • 糖分增加滲透壓:乳製品中的糖分會提高腸液滲透壓,水分被吸引進腸腔,加重腹瀉。

  • 高脂肪負擔:某些乳製品(如鮮奶、乳酪)脂肪含量較高,腸胃炎時消化能力下降,脂肪不易消化,可能刺激腸胃,加重不適。

  • 刺激胃酸分泌:乳製品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對腸胃炎患者不利。

因此,醫師通常建議腸胃炎期間避免飲用牛奶、優格及含乳成分的食品,待腹瀉症狀改善、大便成形後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若需要補充營養,可選擇無乳糖或低渣、清流質的替代飲品,如無糖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