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睡對嬰兒頭型的影響與常見誤解主要可從以下幾點說明:
-
趴睡有助於頭型圓潤:趴睡時,嬰兒的頭部不會長時間壓迫床面,能減少後腦勺扁平或偏斜的風險,因此有助於頭型較為均衡和圓潤。這也是歐美部分文化中,讓新生兒趴睡以避免後腦勺扁平的原因。
-
趴睡的安全風險:儘管趴睡對頭型有益,但趴睡會增加嬰兒猝死症(SIDS)的風險,因為趴睡可能導致呼吸不暢、窒息或體溫過高。因此,許多國家和醫療機構仍建議嬰兒以仰睡為主以保障安全。
-
誤解與平衡做法:坊間有誤解認為趴睡完全安全且有利頭型,但事實上,趴睡需在嬰兒頸部和頭部控制能力較成熟後,且有成人監督時才較安全。父母可讓嬰兒清醒時多做趴臥練習(俗稱「趴睡時間」),促進頭部肌肉發展與頭型均衡,而睡眠時仍以仰睡為主。
-
頭型異常與睡姿關聯:後天睡姿確實影響頭型發展,長期仰睡可能導致後腦勺扁平(Deformational Plagiocephaly),但大多數頭型異常不影響智力或健康。
-
實務建議:若讓嬰兒趴睡,應確保頭部能左右轉動,避免長時間壓迫同一側,並使用適當的嬰兒睡枕協助分散壓力。
所以,趴睡對嬰兒頭型有正面影響,但安全風險不可忽視。理想做法是睡眠時以仰睡為主,清醒時適度讓嬰兒趴臥,促進頭型發育與肌肉強化,並注意安全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