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米糊過渡到米餅的副食品階段,建議採取逐步漸進的方式,讓寶寶適應不同質地與口感,並確保安全與營養。

過渡建議重點如下:

  • 從米糊開始:寶寶約5個月大時,可先從米糊開始嘗試,初期以2安士(約60毫升)稀稀的米糊為主,逐漸增加份量,並以原味米糊為主,避免過早給予多種口味造成寶寶挑食。

  • 增加米糊稠度與顆粒感:當寶寶適應稀米糊後,可逐步調整米糊的稠度,讓米糊變得較濃稠,並開始嘗試帶有細小顆粒的米糊,幫助寶寶練習咀嚼與吞嚥能力。

  • 引入軟質固體食物:在寶寶約7個月大時,可以開始嘗試軟質的固體食物,如軟煮的蔬菜泥、蛋黃泥等,這是從糊狀食物向固體食物過渡的重要階段。

  • 嘗試米餅:當寶寶能夠自行抓握食物並有一定咀嚼能力(通常約8個月以上),可開始給予米餅等較硬的固體食物,米餅質地酥脆,容易溶解,適合寶寶練習咀嚼與手眼協調。

  • 注意過敏與安全:引入新食物時,應注意可能的過敏反應,且米餅等固體食物需在成人監督下食用,避免噎食風險。

  • 逐步取代奶量:隨著副食品量增加,米糊及米餅等固體食物可逐漸取代部分奶量,直到寶寶能以副食品為主餐。

所以,寶寶副食品從米糊到米餅的過渡,應遵循「由稀到稠、由軟到硬、由少量到多量」的原則,並配合寶寶發展狀況與接受度,讓寶寶能安全且愉快地適應固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