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托育監視器裝設政策現況

現行法規與草案進展

  • 目前台灣針對托嬰中心已有明確法規要求裝設監視器,但居家托育(在宅保母)尚未有同等強制規範。
  • 2025年5月,行政院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將托育管理提升至專法位階,明定托育機構需將監視影像上傳至雲端保存至少30天,並加強違規處罰。
  • 該草案主要針對「托育機構」,尚未直接規範居家保母必須裝設監視器,但強調將在相關子法中研議「有條件的不預約訪視」等配套措施。

民間與地方倡議

  • 有民間提案建議比照托嬰中心標準,修法強制居家保母於主要托育空間裝設監視器,並規範錄影保存天數與調閱流程,以提升托育安全與糾紛釐清效率。
  • 目前該提案尚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進行附議,尚未成為正式政策。
  • 部分地方政府(如台南市)已要求所有立案托育機構完成監視器裝設,但這仍不包含居家托育。

政策推動重點與爭議

  • 政府強調提升托育機構透明度,包括監視影像雲端保存、列帳查核、收費公開等,並加嚴保母執業資格與違規懲處。
  • 監視器調閱設有條件限制,需有通報或具體事證才能啟動調查,以兼顧隱私與證據保全。
  • 業界對強制裝設監視器可能侵犯隱私有疑慮,但政府基於保障兒童權益與釐清爭議,仍推動相關政策。

現況總結表

項目 托嬰中心(機構) 居家托育(保母)
監視器強制裝設 已立法要求 尚未強制,民間有修法倡議
影像保存與雲端上傳 草案要求保存30天並上傳雲端 無明確規範
調閱條件 需有通報或具體事證 無明確規範
違規處罰 加嚴,最重終身禁止執業 依情節輕重處罰,最重終身禁止
地方政府先行 部分縣市已全面裝設

小結

目前台灣政府正透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強化托育機構監視器裝設與雲端影像保存,但居家托育尚未納入強制規範,僅有民間修法倡議與地方政府對機構的先行措施。未來是否擴及居家保母,需視立法進度與社會共識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