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器在托育安全監督與糾紛釐清中扮演關鍵角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保障幼童安全:托嬰中心依法必須裝設監視器,且監視錄影資料須保存一定天數(如30天以上),以便在發生爭議或安全事件時,有客觀影像作為證據,保障幼童權益。
-
糾紛釐清與證據保全:家長可申請調閱監視器影像,必要時由托嬰中心主管或主管機關陪同調閱,協助釐清如咬人、受傷等爭議事件的真相,避免誤會或不實指控。
-
提升托育專業與信任:監視器制度不僅保障幼童,也保護保母或托育人員自身,減少家長焦慮與爭議,有助於提升托育服務的專業形象與信任基礎。
-
強化監管與預防機制:部分地方政府已建置監管雲系統,設定密碼防止影像刪除,並有警示機制,確保影像完整保存,防止證據流失。此外,主管機關及托嬰中心會定期檢視監視器畫面,及時發現並處理不當情事。
-
推動法規完善:目前托嬰中心必須裝設監視器,但居家托育(在宅保母)尚未強制,已有提議要求比照托嬰中心標準,強制在宅保母裝設監視器,以保障托育雙方權益,並建立透明的評鑑與違規查詢制度。
綜合來看,監視器不僅是托育安全的監督工具,更是糾紛釐清的重要依據,對提升托育環境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