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幼兒園監視器相關立法與補助政策,主要進展包括:

  • 立法方面:行政院已擬定《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將0至2歲托育規範單獨立法,明訂托育機構須保存監視影像30天,並將影像上傳至地方政府雲端平台(俗稱「監管雲」),以強化托育安全與管理責任追究。該法案已於2025年8月在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通過關鍵條文草案。不過,幼兒園(學前教育階段)與托嬰中心在法規上仍有區別,幼兒園尚無明確中央母法強制全面裝設監視器,地方政府難以強制規範。

  • 補助政策:地方政府如台中市教育局積極推動公立幼兒園裝設監視錄影系統,並編列專案經費補助公立幼兒園裝設室內外監視器,提升幼兒安全與教學透明度。台中市公立幼兒園室外監視器裝設率已達100%,室內裝設率也持續提升中。此外,市議員也呼籲全面補助公私立幼兒園裝設監視系統,保障幼兒、家長與教保人員三方權益。

  • 管理與爭議:教育部表示幼兒園階段尚無共識是否強制設置監視器,現階段不宜立法強制,但會研擬監視錄影設備設置及資訊管理利用要點,規範調閱程序並保障隱私。家長普遍支持裝設監視器,但也有對監視影像外洩及資安的疑慮。教保團體則對「監管雲」制度有不同意見,呼籲建立內控雙軌管理以平衡安全與教保專業。

綜合來看,政府已在托嬰中心推動監視器立法與雲端監管制度,幼兒園部分則以地方補助推動裝設監視器為主,中央尚在研議相關管理規範,尚未全面立法強制。地方政府補助與鼓勵措施逐步提升幼兒園監視器裝設率,並強調保障幼兒安全與三方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