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副食品的添加時機與營養素安排,依據專家與衛生組織建議,主要重點如下:
添加時機
-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嬰兒應在六個月大之前純母乳哺育,六個月大之後開始添加副食品。
- 寶寶若具備以下條件,也表示準備好開始吃副食品:
- 頭眼協調良好,頸部支撐力佳
- 對大人吃東西有興趣,會盯著或嘗試搶食物
- 有咀嚼動作
- 有些資料指出副食品可在4至6個月間開始添加,但以寶寶發育狀況為主。
添加方式與順序
- 副食品添加應循序漸進:
- 先給湯汁
- 再給糊狀
- 接著是泥狀
- 最後才給固體食物
- 一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觀察4-7天是否有過敏反應,若有過敏應暫停並就醫。
- 副食品初期份量少,約從一茶匙開始,逐漸增加。
營養素安排
- 六個月以上寶寶一天可添加副食品2~3次,逐步增加種類與份量。
- 副食品中可加入:
- 白肉泥(如雞肉、魚肉)增加蛋白質
- 蔬果泥補充維生素與纖維
- 蛋黃提供鐵質和其他營養素
- 副食品應避免添加香料,且食材需新鮮、煮熟,避免感染與過敏。
注意事項
- 食物烹調後不宜放置室溫過久,避免腐敗
- 注意手部及器具清潔
- 若寶寶有過敏現象,應暫停該食物並尋求醫師協助。
綜合以上,寶寶副食品的添加應以六個月為主要起點,依寶寶發育狀況調整,從少量、單一食物開始,逐步增加種類與份量,並注重營養均衡與安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