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間的飲食調養非常重要,對產後身體恢復和母乳分泌有直接影響。主要原因與重點如下:

  • 促進身體恢復:生產後,產婦身體虛弱,需要充足的營養來修復組織和補充能量。特別是蛋白質的攝取非常關鍵,因為蛋白質有助於組織修復與免疫功能恢復。常見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包括豬肉、牛肉、雞蛋、魚類及牛奶等,月子餐多以湯品形式提供,既易吸收又能促進乳汁分泌。

  • 維持母乳品質與產量:哺乳媽媽在坐月子期間需要額外增加約500大卡的熱量,均衡攝取奶類、五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水果及油脂類,才能確保母乳營養充足,避免營養不足影響傷口癒合與乳汁分泌。

  • 促進腸胃蠕動與排便順暢:產後臥床時間長,容易便秘,因此蔬果攝取不可忽略。菠菜、空心菜、高麗菜等蔬菜,以及香蕉、蘋果、黑棗等水果,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助於腸胃蠕動,減少便秘問題。

  • 少量多餐,利於營養吸收:為了讓疲憊的內臟能充分吸收營養,建議將每日飲食分成5至6次少量多餐,避免一次進食過多造成消化負擔。

  • 適度控制水分攝取:部分傳統觀念建議產後前兩週少喝水及牛奶,避免水分過多導致細胞鬆弛和內臟下垂,改以米酒水等替代,但此點仍需依個人體質及醫師建議調整。

  • 飲食均衡且適量:雖然坐月子期間營養補充重要,但不宜過度大魚大肉,應根據個人需求和醫生建議調整飲食,保持均衡且適量,避免過度攝取造成負擔。

所以,坐月子期間的飲食調養是產後恢復的基礎,透過充足且均衡的營養攝取,能加速傷口癒合、促進母乳分泌、改善腸胃功能,並為產婦恢復體力與健康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