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的核心症狀主要包括心理與生理兩大方面,具體如下:

  • 過度擔憂與恐懼:患者對於與依附對象(如父母、配偶、孩子或寵物)分離或預期分離時,會感到極度的焦慮和恐懼,甚至短暫的分離也會引發強烈不安。

  • 持續擔心依附對象發生不好的事情:例如擔心依附對象會受傷、死亡,或自己會遭遇不幸。

  • 生理反應:面對分離情境時,可能出現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冒汗、頭暈、胃痛、噁心等身體症狀。

  • 拒絕分離或避免分離情境:兒童可能強烈抗拒離開父母,成人則可能在社交場合或感情關係中表現出過度依賴,並避免旅行、長時間離家等。

  • 夜間恐懼與睡眠障礙:特別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分離焦慮可能表現為夜間恐懼、惡夢或睡眠品質不佳。

  • 社交困難與功能受損:焦慮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嚴重時可能無法正常上學、工作或參加活動。


評估標準通常會依據症狀的持續時間、頻率及對日常生活的干擾程度來判斷,重點包括:

  • 症狀是否持續超過發育階段的正常範圍(例如兒童期正常的分離焦慮通常會隨年齡減輕)。

  • 症狀是否導致明顯的功能損害,如學業、工作、社交或家庭生活受影響。

  • 是否存在嚴重的身體症狀或心理痛苦,如恐慌發作、自殘想法等,需立即就醫。

  • 評估過去及目前症狀的時間、頻率及嚴重程度,並探討是否與生活壓力或重大變化有關。


綜合以上,分離焦慮症的核心症狀是對分離的過度恐懼與擔憂,伴隨明顯的心理與生理反應,且影響日常功能;評估則需全面考量症狀的持續性、嚴重度及對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