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嬰幼兒階段,尤其是在8至12個月時達到第一個高峰,之後在18至24個月可能出現第二個高峰,整體高峰期大約落在10至18個月之間。
分離焦慮高峰期
- 4-5個月:嬰兒開始辨認主要照顧者,對陌生人表現出不安。
- 8-12個月:分離焦慮達到第一個高峰,當照顧者離開時會明顯哭泣或不安。
- 18-24個月:可能出現第二個高峰,焦慮情況可能再次加劇。
- 10-18個月:整體分離焦慮的高峰期,之後會逐漸減輕。
分離焦慮的主要症狀
- 當與父母分離時出現明顯痛苦或哭鬧。
- 擔心失去父母或父母受傷。
- 害怕獨自一人或不願意上學。
- 出現分離相關的惡夢或身體不適(頭痛、胃痛等)。
應對策略
家長可以採取以下實用方法來幫助孩子度過分離焦慮期:
-
建立固定且可預測的分離儀式
- 創建簡短、一致的告別程序(如親吻、揮手、說再見)
- 清楚告知孩子何時會回來,使用孩子能理解的時間概念
- 堅定但溫和地離開,避免拖延
-
漸進式分離練習
- 從短時間分離開始,逐步延長分離時間
- 在安全環境中練習,如親友家
- 分離後回來時給予積極肯定和鼓勵
-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 讚美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
- 教導解決問題的技巧
- 強調孩子的能力和勇氣
-
管理家長自身的焦慮情緒
- 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緒,家長應保持平靜和自信
- 避免過度保護或表現出過度擔憂
-
利用物品或活動轉移孩子注意力
- 給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書籍
- 讓孩子與其他照顧者一起玩耍,分散對父母的依戀
-
保持開放溝通
- 與孩子談論分離的感受,讓孩子知道被理解和支持
這些策略能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逐步適應分離,減輕焦慮情緒,促進健康成長。若分離焦慮症狀持續且嚴重,建議尋求專業心理醫師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