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坐不住的情況,家長的心態調整與實務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家長心態調整

  • 保持平常心與正向接納
    當孩子無法靜下來時,家長容易焦慮或自責,但應該理解孩子在喜歡的人事物中感到安心,只是外界刺激多,孩子一時難以處理。家長可以告訴自己:「我很棒,我可以接納我的孩子,我們都很努力!」這樣有助於安撫自己的情緒,減少焦慮,避免情緒傳染給孩子。

  • 以正向語言引導孩子
    避免批評,改用連結孩子喜歡的事物的正向語言來溝通,例如讓孩子把書包放回櫃子時,可以說:「這樣明天書包就能開車繼續跑囉!」讓孩子感受到愉悅氣氛,增加動機。

實務建議

  • 觀察並優化環境
    先停下手邊工作,觀察孩子周遭是否有過多吸引注意力的事物或吵雜環境,盡量降低干擾,創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空間,必要時關掉電視、收起玩具,甚至播放輕音樂幫助專注。

  • 建立規律且有彈性的作息
    幫孩子安排固定的時間表,包括起床、吃飯、學習和睡覺時間,讓生活有規律,幫助孩子在該專注的時候更容易集中精神,但也要保留彈性,避免過度壓迫。

  • 設計專注力遊戲與動覺活動
    透過拼圖、找不同、疊疊樂等遊戲訓練專注力,並且讓孩子多做動覺活動,因為有時候孩子坐不住是因為身體能力不足,需要透過遊戲發展身體協調與專注力。

  • 限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過度使用手機、平板等螢幕會影響專注力,家長可與孩子約定使用時間,鼓勵多參與運動或閱讀等活動,平衡生活。

  • 建立生活規則與儀式感
    研究指出,對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傾向的孩子,改變環境、建立生活規則與日常儀式感,能有效幫助孩子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力,效果甚至可比藥物治療。


綜合來說,家長應以接納與正向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坐不住,並透過環境調整、規律作息、遊戲訓練與生活儀式,逐步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與情緒穩定。這是一個需要耐心與持續努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