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坐不住的原因主要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活動量過多、專注力不集中以及缺乏良好的行為規範等因素。這些孩子常表現為坐立難安、身體不斷蠕動、分心、離開座位、無法持續完成靜態活動,甚至干擾同學。

改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改善方法 具體做法與說明
建立良好行為規範 在家中與學校都建立一致的規範,安排靜態活動如拼圖、著色、積木、讀繪本,培養孩子坐著專注的習慣。
培養良好親子關係 減少責罵,給予正向關注與讚美,避免孩子用搗蛋等錯誤方式尋求注意力,增進親子互動與情感連結。
增加適當的身體活動 讓孩子有足夠的活動量,消耗過多精力,減少上課時的躁動與不安。
逐步訓練專注力 透過短時間、漸進式的靜態任務訓練,提升孩子的持續注意力與耐心。
尋求專業評估與協助 若孩子在學校與家中均有類似行為,建議及早尋求職能治療師或相關專業人員評估,找出問題主因並給予適當治療。

此外,家長與老師應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行為特徵:寫作業坐不住、坐沒坐相、躁動、分心、耐心不足、活動持續度差等,並針對這些具體問題採取相應的教養策略。

總結來說,孩子坐不住不僅是行為問題的表徵,更可能反映潛在的注意力或情緒調節困難,透過建立規範、親子互動、適當活動及專業協助,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坐不住問題,提升學習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