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可以吃海鮮,但需遵守三大原則與注意事項,才能確保母嬰安全與健康:
三大原則
-
選擇新鮮且全熟的海鮮
海鮮若不新鮮,容易受到細菌污染,產生組織胺,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危害。因此,孕婦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蠔等生食海鮮,並確保海鮮完全煮熟。 -
避免食用大型掠食性魚類
大型掠食性魚類(如鯊魚、旗魚、劍魚等)體內容易累積較高濃度的甲基汞,甲基汞會影響胎兒神經發育,孕婦應選擇中小型魚類食用,如鯖魚、鱈魚等。 -
注意過敏反應與個人體質
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證實孕期吃海鮮會導致胎兒過敏,但帶殼海鮮(蝦、蟹、蚌類)屬高致敏食物,若孕婦本身對海鮮過敏或食用後不適,應避免食用。
其他注意事項
- 避免寒性海鮮:部分海鮮如蝦、蟹屬性偏寒,孕婦食用後可能引起不適或拉肚子,應適量食用。
- 均衡攝取營養:海鮮富含優質蛋白質、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12、鐵質等,有助胎兒腦部發育及孕婦健康,但不宜過量。
- 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搭配:孕期應避免過多高熱量、高脂肪食物,以免影響胎兒健康和孕婦體重控制。
總結來說,孕婦吃海鮮的關鍵是選擇新鮮、全熟的中小型魚類,避免生食和大型掠食魚,並根據自身過敏狀況調整,這樣才能安全享用海鮮的營養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