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吸吮母乳時感覺沒有效果,可能是因為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可分為母親因素、嬰兒因素或雙方因素:

  • 母親因素

    • 奶水量分泌不足,導致寶寶吸吮時無法獲得足夠乳汁。
    • 乳房構造異常,如乳頭扁平或內陷,影響寶寶正確含乳。
    • 母體疾病或泌乳功能不佳,影響乳汁流出。
  • 嬰兒因素

    • 吸吮技巧不佳,寶寶嘴巴無法張大,無法正確含住乳暈,導致吸吮無效。
    • 神經肌肉問題,如肌肉張力過強或過低,影響吸吮動作協調。
    • 吸吮-吞嚥-呼吸三要素未能協調,造成吸吮無效。
    • 警醒程度不足,寶寶未處於適合哺乳的清醒狀態。
  • 雙方因素

    • 哺乳姿勢不正確,導致寶寶無法有效含乳。
    • 吸吮時乳頭疼痛或破皮,寶寶可能因疼痛而吸吮不持續或無效。

無效吸吮的表現包括寶寶嘴巴像小鳥嘴般無法張大,吸吮速度淺快且易滑脫,吸吮時間長卻少吞嚥,乳頭持續疼痛或破皮,乳房容易塞奶或奶水量逐漸減少。

此外,研究指出影響寶寶吸吮效果的重要因素有首次吸吮能力、哺乳前的警醒程度及母親乳汁分泌狀態。若寶寶無法有效吸吮,建議母親持續維持泌乳,並在寶寶狀態適合時進行哺乳,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觀察寶寶是否有效吸吮,可注意以下指標:

  • 寶寶嘴巴張大且含住大部分乳暈,下巴貼近乳房,下唇外翻。
  • 吸吮初期速度快,奶水流出後吸吮速度變慢且規律吞嚥。
  • 哺乳過程中母親乳頭疼痛感減輕。
  • 寶寶尿量正常(一天6次以上,尿布濕重且顏色清澈)。
  • 體重穩定增加(前三個月每月增重超過0.5公斤)。

若有持續無效吸吮情況,建議尋求哺乳顧問或醫療專業人員協助,以確保寶寶能有效吸吮並獲得足夠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