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倒退期(Sleep Regression)是指寶寶在特定成長階段,原本穩定的睡眠模式突然受到干擾,出現睡眠品質下降的現象,常見表現包括拒絕午睡、入睡困難、夜間頻繁醒來、早起及情緒煩躁等。

定義

睡眠倒退期是寶寶在睡眠模式中經歷的一段轉變階段,通常發生在寶寶大腦發育或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導致原本穩定的睡眠習慣被打亂。

主要特徵

  • 抵抗午睡:即使疲倦,寶寶也可能不願意午睡或縮短午睡時間。
  • 入睡困難:睡前變得特別活躍或不安,難以入睡。
  • 夜間頻繁醒來:夜醒次數增加,無法一覺到天亮。
  • 早起:比平常更早醒來,例如清晨5點左右。
  • 睡前拖延:幼兒期寶寶可能會拖延睡前時間。
  • 情緒不穩定:白天情緒煩躁、易哭鬧。

持續時間

睡眠倒退期通常是暫時性的,持續時間因寶寶而異,一般約為2至6週。部分寶寶可能只持續幾天,少數情況下若超過一個月,建議諮詢小兒科醫生。

常見發生時間點

睡眠倒退期多發生於以下幾個階段,與寶寶的發展里程碑密切相關:

  • 4個月大:大腦快速發育,睡眠結構轉變。
  • 6至8個月:學習翻身、爬行等新技能。
  • 12至18個月:學步期、分離焦慮及活動量增加。
  • 其他較少見的時間點還包括約8週和12至15個月。

這些時間點並非固定,會因個別寶寶的發展差異而有所提前或延後。


綜合以上,睡眠倒退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常見且正常的睡眠模式轉變階段,家長可透過理解其特徵與持續時間,適度調整照護方式,幫助寶寶度過此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