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口腔症狀早期發現腎臟疾病主要是觀察口腔潰瘍、口腔黏膜異常及口腔破損等現象,這些可能是腎臟功能異常引起的代謝失衡或貧血所導致的表現。腎臟病患者常見口腔症狀包括口腔潰瘍、口腔黏膜乾燥、口腔異味(如金屬味)及嘴破等,這些症狀若持續超過兩週且無法自行癒合,應提高警覺並進一步檢查腎功能。
具體來說:
- 口腔潰瘍:慢性腎臟病患者因體內代謝廢物累積及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反覆或持續的口腔潰瘍,且潰瘍不易癒合。
- 口腔黏膜異常:包括黏膜顏色改變(如蒼白、乾燥)、破裂或疼痛,這可能與腎病引起的貧血或電解質不平衡有關。
- 口腔異味:腎功能不佳時,體內尿素氮等代謝物累積,可能導致口中出現類似「金屬味」或尿味,這是腎病的典型口腔表徵之一。
- 嘴破(口腔潰瘍)持續不癒:若嘴破持續超過兩週且不痛或不癒合,應排除腎病或其他系統性疾病。
此外,腎臟疾病早期症狀多不明顯,口腔症狀往往是全身症狀的一部分,還可能伴隨疲倦、貧血、皮膚乾癢、水腫等表現。若有上述口腔異常且合併尿液泡沫多(蛋白尿)、水腫、疲倦等症狀,應及早就醫做血液及尿液檢查,評估腎功能。
總結,透過口腔潰瘍、黏膜異常及口腔異味等症狀的觀察,結合全身症狀及尿液變化,可作為早期發現腎臟疾病的警示,及時進行腎功能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與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