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穿刺與NIPT的比較:準確度與安全性
項目 | 羊膜穿刺(羊水晶片) | NIPT(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檢測) |
---|---|---|
檢查方式 | 侵入性,需抽取羊水,有流產或感染風險(約1/1,000~3/1,000)。 | 非侵入性,僅需抽血,無流產風險。 |
檢查時機 | 懷孕16週後進行。 | 懷孕10週後即可進行。 |
準確度 | 染色體核型分析準確度極高(>99%),可檢測所有染色體異常,包括大片段與小片段變異。 | 針對常見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愛德華氏症等)準確度約99%,但仍有偽陽性與偽陰性。 |
檢測範圍 | 可全面檢測染色體數目與結構異常,包括微小片段缺失或重複(羊水晶片)。 | 主要檢測染色體數目異常(如三體症),部分檢測可涵蓋片段缺失或重複,但範圍有限。 |
安全性 | 有侵入性風險(流產、感染),需專業醫師評估。 | 無侵入性風險,安全性高。 |
適用對象 | 高風險孕婦、NIPT異常需確診者、需全面染色體檢查者。 | 一般孕婦、低風險族群、希望早期篩檢者。 |
詳細說明
羊膜穿刺是傳統的產前診斷方式,透過抽取羊水直接分析胎兒染色體,準確度極高,可檢測所有染色體異常,包括大片段與小片段變異(若搭配羊水晶片)。然而,由於屬於侵入性檢查,存在流產或感染的風險(約1/1,000~3/1,000),需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執行。檢查時機通常在懷孕16週後。
NIPT則是利用孕婦血液中胎兒游離DNA進行篩檢,屬於非侵入性,僅需抽血,無流產風險,安全性高。最早可在懷孕10週後進行,報告取得快速。NIPT針對常見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的準確度可達99%以上,但仍有偽陽性與偽陰性的可能,且檢測範圍主要限於染色體數目異常,對於結構異常或微小片段變異的檢測能力有限。若NIPT結果異常,仍需以羊膜穿刺進行確診。
臨床建議
- 低風險孕婦:可優先考慮NIPT作為初步篩檢,因其安全性高且準確度佳。
- 高風險孕婦或NIPT異常:建議進一步接受羊膜穿刺(必要時合併羊水晶片)進行確診,以獲得最全面的染色體資訊。
- 需全面染色體檢查者:如家族有染色體異常病史,或超音波發現異常,可直接選擇羊膜穿刺。
小結
羊膜穿刺準確度最高、檢測範圍最廣,但具侵入性風險;NIPT安全性高、早期可做、針對常見染色體異常準確度佳,但無法完全取代羊膜穿刺的確診角色。臨床選擇應依據個人風險、需求與醫師建議,必要時可兩種檢查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