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肉毒桿菌中毒案例多為腸道型,主要因肉毒桿菌孢子在嬰兒腸道內生長並產生毒素,導致神經肌肉麻痺等症狀。近年台灣嬰幼兒肉毒桿菌中毒病例稀少,2024年底至2025年初曾出現一例未滿1歲女嬰確診,症狀包括便秘、食慾不振、肌腱反射減弱、眼皮下垂及四肢無力,經糞便檢驗確診並接受抗毒素治療,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預防措施主要包括:

  • 嬰幼兒飲食管理:一歲以下嬰兒禁止餵食蜂蜜,因蜂蜜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孢子,容易引發中毒。
  • 副食品處理:副食品應削皮並徹底加熱(至少煮沸10分鐘),以破壞肉毒桿菌毒素及孢子。
  • 避免食用真空包裝或自製醃漬食品,除非確保殺菌完全,防止肉毒桿菌在缺氧環境中生長。
  • 食材充分清洗,去除表面細菌及孢子。
  • 疑似病例通報與治療:疑似嬰兒型肉毒桿菌中毒應於24小時內通報,並使用專用抗毒素治療。

嬰兒型肉毒桿菌中毒因嬰兒腸道菌群未成熟,孢子易在腸內繁殖,故特別需要注意嬰幼兒飲食安全與衛生。

所以,嬰幼兒肉毒桿菌中毒雖罕見,但因症狀嚴重且治療需及時,家長應避免給嬰兒食用蜂蜜及未充分加熱的副食品,並保持食物衛生,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