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出現血便的常見疾病與症狀包括以下幾種:
-
便秘合併肛裂:這是嬰幼兒血便最常見的原因。便秘導致大便過硬,通過肛門時容易造成肛門裂傷,導致大便帶有鮮血或血絲。血量通常很少,常見於大便表面或擦拭時的衛生紙上。治療重點是改善便秘,使用軟便劑可幫助肛裂癒合。
-
急性腸胃炎(細菌性腸炎):如沙門氏菌感染,會引起腹痛、嘔吐、發燒、腹瀉,糞便中常帶有黏液和血絲。多因食用受污染食物或人傳人感染,症狀通常在數天內改善,但嬰幼兒免疫力較弱,需特別注意。
-
牛奶蛋白過敏:嬰幼兒腸胃道尚未成熟,對牛奶蛋白過敏會引起腸道慢性發炎,表現為腹脹、哭鬧、解血絲便。改用母乳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後症狀可改善。
-
腸套疊:多見於5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症狀包括陣發性腹痛(約20至30分鐘一周期)、嘔吐及血便。此為急症,需立即就醫。
-
其他少見原因:如消化性潰瘍、梅克爾憩室、大腸息肉等也可能導致血便,但較少見。
此外,需注意飲食中某些食物(如火龍果、甜菜根)可能造成血便的假象,家長應先排除這類因素。
總結表格如下:
疾病/原因 | 主要症狀 | 備註 |
---|---|---|
便秘合併肛裂 | 大便硬、排便時肛門出血,血量少 | 常見,需改善便秘 |
急性腸胃炎(細菌性腸炎) | 腹痛、嘔吐、發燒、腹瀉、血便 | 多因感染,症狀數天內改善 |
牛奶蛋白過敏 | 腹脹、哭鬧、血絲便 | 改用母乳或水解蛋白奶粉改善 |
腸套疊 | 陣發性腹痛、嘔吐、血便 | 急症,需緊急就醫 |
其他(潰瘍、憩室等) | 血便 | 較少見 |
飲食色素影響 | 血便假象 | 食用特定食物引起 |
若嬰幼兒出現血便,建議家長應儘速就醫診斷,尤其伴隨腹痛、嘔吐、發燒等症狀時更需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