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記憶隨時間衰退主要原因包括神經生理機制和認知發展因素。

首先,童年早期海馬迴(大腦中負責記憶形成的重要區域)存在高度的神經發生(新神經元生成),這種持續的神經元更新會導致原有記憶迴路的突觸被替換,從而使早期記憶容易被「覆蓋」或遺忘。動物實驗也支持這一點,顯示神經發生水平越高,遺忘率越高。此外,記憶的鞏固過程涉及從海馬迴向大腦皮質的轉移,這種轉移在幼兒期尚未完全成熟,導致早期記憶難以長期保存。

其次,認知自我(自我意識)和語言能力的發展也影響早期記憶的編碼與儲存。幼兒期的認知結構尚未成熟,對事件的理解和組織能力有限,這使得早期經驗難以形成穩固的長期記憶。

綜合來看,早期記憶隨時間衰退是因為:

  • 海馬迴中高度神經發生導致記憶迴路重組和遺忘增加。
  • 記憶從海馬迴向皮質的鞏固過程尚未完善。
  • 認知自我和語言發展不足,影響記憶的有效編碼與組織。

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所謂的「童年失憶症」,即人們無法回憶起生命早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