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翻身後頻繁醒來主要是因為睡眠模式的改變與大動作發展兩大因素。約在4個月左右,寶寶的睡眠週期從原本的兩段變成四段,睡眠階段更多,夜間醒來次數自然增加;同時,寶寶開始學習翻身這個大動作,翻來翻去也會影響睡眠的連續性。

具體來說:

  • 睡眠模式改變:寶寶的睡眠週期變得更像成人,有淺睡和深睡等多個階段,淺睡時對環境刺激較敏感,容易醒來並翻身。

  • 大動作發展:翻身是寶寶成長的重要里程碑,從仰躺翻到側躺甚至翻回來,這些動作會讓寶寶在睡眠中頻繁動來動去,造成夜醒增加。

此外,寶寶翻身頻繁也可能是為了調整睡眠環境的舒適度,如調整被子溫度和濕度,這是無意識的自我調節行為,不必過度擔心。

其他可能影響翻身和睡眠品質的因素還包括:

  • 睡眠環境不適(床具、光線、噪音等)

  • 情緒狀態或未充分放鬆

  • 鈣質攝取不足,可能導致神經系統不穩定,增加翻身頻率

  • 睡眠倒退期(約4個月起),寶寶因心智發展、認知成長等因素,出現入睡困難、夜醒頻繁等現象

父母可透過建立穩定的睡前儀式、提供舒適且安靜的睡眠環境、避免過度餵奶以免形成夜奶習慣,以及理解寶寶發展階段的正常變化,幫助寶寶度過這段睡眠模式轉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