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亮度與閱讀環境對視力的影響主要在於光線過亮或過暗都會導致眼睛疲勞,長時間在不適當的照度下閱讀容易加深近視並降低閱讀效率。
根據研究,教室或閱讀環境中光線過亮(如超過150勒克斯)會使眼睛疲勞,反而縮短可持續閱讀時間;而適當的照度依字體大小而定,例如看清12號字體約需40勒克斯,字體越大所需亮度越低。此外,燈光的色溫也影響視力健康,色溫偏高(含藍光多)的白光燈容易對眼睛造成「藍害」,建議使用低藍光或無藍光的燈光以減少視網膜傷害。
適合閱讀的燈光亮度通常在450至800流明(約50至200勒克斯)之間,具體數值依閱讀距離和環境而異。檯燈照度不足(低於300勒克斯)會導致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頭痛等問題,且長期在低照度環境閱讀會增加近視風險,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
不同光源的色溫對眼睛影響不同,研究顯示:
- 傳統白熾燈(色溫約2500K)較為友善,能延長閱讀時間約3倍。
- 燭光或油燈光(色溫約1600K至1800K)更為舒適,閱讀時間可延長至白光的13倍左右。
- 高色溫白光(6000K)雖亮度高,但藍光含量多,對視網膜傷害較大,閱讀時間較短。
因此,為保護視力,建議閱讀環境應:
- 選擇適中亮度,避免過亮或過暗,根據字體大小調整照度。
- 優先利用自然光,並搭配色溫接近自然光的檯燈。
- 使用低藍光或無藍光的燈具,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 適時調整燈光亮度,避免長時間在不適當光線下閱讀造成眼睛疲勞和近視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