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齡寶寶手指食物的尺寸與硬度應依寶寶的咀嚼能力與手部抓握發展調整。
-
4~6個月:可開始嘗試手指食物,食物需煮得非常軟爛,硬度約為大人用舌頭頂上顎能輕易壓碎的程度,尺寸建議切成寶寶拳頭長度大小,避免太細或太小,方便寶寶抓握且不易噎到。
-
6~9個月:寶寶開始用牙齦壓咬,食物仍需保持柔軟厚實,大小可稍微調整為寶寶手掌可抓取的長條狀,硬度仍以能被牙齦壓碎為主,避免過硬或過大塊造成不適。
-
9~11個月:寶寶手部抓握能力與咀嚼力提升,手指食物可逐漸增加硬度與多樣性,尺寸仍以寶寶手掌大小為主,形狀避免過細或圓形,鼓勵寶寶自主抓取與咀嚼。
食物形狀與大小原則:
- 長度約與寶寶拳頭等長,避免橢圓或銅板形狀,方便抓握且降低噎食風險。
- 軟硬度以大人用牙齒頂上顎能壓扁為標準,初期以軟爛為主,逐漸過渡到較有咀嚼感的質地。
這樣的調整有助於寶寶從壓咬、吸吞階段,逐步過渡到有力咀嚼與自主進食,促進口腔發展與飲食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