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與配方奶混合哺餵可能會影響母體泌乳量,通常混合哺餵會降低母乳刺激頻率,進而減少泌乳素分泌,導致奶水量減少。

根據台灣相關研究與衛生單位資料,母乳哺餵時,嬰兒吸吮刺激會促進母親體內泌乳素(prolactin)分泌,維持奶水產量,且完全哺乳者泌乳素濃度較高,月經恢復較晚,有自然避孕效果。若改為混合哺餵,因配方奶部分替代母乳,嬰兒吸吮母乳頻率降低,刺激減少,泌乳素分泌可能下降,奶水量因此減少。

此外,混合哺餵在台灣常見,部分原因是母親擔心奶水不足或工作因素,但這也可能造成母乳哺餵率偏低。衛福部建議若母乳不足需添加配方奶,應注意配方奶與母乳的溫度與比例,避免影響寶寶腸胃健康,但仍不建議將兩者混合直接餵食。

總結:

  • 完全母乳哺餵:維持較高泌乳素,促進奶水產生,延遲月經恢復。
  • 混合哺餵:因吸吮刺激減少,泌乳素分泌降低,奶水量可能減少。
  • 台灣母乳哺餵率受奶水不足疑慮及配方奶普及影響,混合哺餵普遍存在。
  • 若需混合餵養,應注意配方奶沖泡與母乳溫度差異,避免營養吸收問題。

因此,混合哺餵對母體泌乳有負面影響,主要是因吸吮刺激減少導致泌乳素下降,建議在專業指導下調整餵養方式以維持母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