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在台灣有許多常見的禁忌與習俗,主要是基於民間信仰,認為這段期間好兄弟(鬼魂)會出來活動,為了避免招惹不吉利,民眾會遵守以下幾項重要禁忌與習俗:

常見禁忌:

  • 不開市、不開工動土:農曆七月不宜開始新生意或動土,避免驚動好兄弟,帶來不順利。
  • 避免晚上出遊或走夜路:尤其不要在半夜或深夜到荒郊野外、海邊、溪邊等危險水域,以免遇到水鬼或好兄弟。
  • 不釣魚、不撿紅包:避免從事釣魚活動或在街上亂撿紅包,這些行為被認為會招惹好兄弟。
  • 不拍肩膀、不吹口哨、不晚上唱歌或製造聲音:肩膀被拍會撲滅身上的「燈」,吹口哨和唱歌會吸引好兄弟注意。
  • 不晚上拍照、不搭末班車:避免晚上拍照以免拍到靈異照片,搭末班車則因為鬼魂活躍而不安全。
  • 不亂說話,尤其避免提及「鬼」、「死」等字眼:經過祭祀場所或墓園時要注意言行。
  • 不將筷子插在飯中:這被視為不吉利的行為。
  • 避免進出醫院或安排重大手術:認為鬼月期間不宜做大手術。

重要習俗:

  • 普渡祭拜: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至中元節(七月十五)是普渡祭拜好兄弟的日子,祭品通常擺放在門口,避免放在屋內或庭院。
  • 不作牙(不擺供品)於初二、十六:生意人習慣在每月初二、十六擺供品拜土地公,但鬼月期間因好兄弟眾多,避免與神明兵將搶食,故不作牙。
  • 保持往年普渡習慣:若家中有普渡習俗,應年年持續,避免忽略或反覆,否則容易得罪好兄弟。

這些禁忌與習俗反映了台灣社會對農曆七月的文化尊重與民間信仰,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多數人仍以謹慎態度對待,以求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