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鬼月期間,照顧自己與寶寶的安心方法主要包括遵守傳統禁忌與採取護身措施:
-
避免晚上五點後出門,因為此時被認為是好兄弟活動的時間,外出容易招惹不必要的靈異干擾,尤其是寶寶臉部應盡量遮蓋,避免曝露。
-
避免移動孕婦床位與寶寶床,因為床位被視為有胎神或床神守護,移動可能驚擾神明,導致不良影響。
-
晚上避免哼歌、吹口哨,以免被誤認為呼喚好兄弟。
-
普渡期間孕婦與寶寶應避開現場,因為祭拜時會聚集許多好兄弟,容易嚇到寶寶。
-
晚上要將鏡子反轉或遮住,避免鏡子成為通往陰間的通道,招惹霉運。
-
避免晚上晾衣服在外,因為衣服形狀像人形,容易被好兄弟附身。
-
避免靠近水域或玩水,因為水域被認為容易「抓交替」,對寶寶尤其不宜。若必須洗澡,可用艾草或符水泡澡,民間認為有辟邪效果。
-
飲食上避免將筷子直插碗中,這是祭拜往生者的動作,容易招來穢氣。
-
可使用艾草平安符或求平安符護身,將艾草放入小袋別在衣服或床邊,增加安全感。
這些習俗與禁忌在台灣社會普遍流傳,除了文化信仰外,也有助於避免夜晚出行、避免環境不潔等實際風險,對孕婦與嬰兒健康有正面幫助。家長可依照自身信仰與生活狀況,適度遵守這些建議,讓自己與寶寶在鬼月期間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