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鬼月(農曆七月)有許多傳統禁忌與注意事項,主要是因為這段時間被認為是陰間鬼魂開門出來遊蕩的時期,為了避免招惹好兄弟或帶來不順,民間流傳多項禁忌:
-
避免晚上出門或夜遊:晚上鬼魂活躍,尤其是人煙稀少或荒郊野外,容易招惹鬼魂,增加不順或意外風險。
-
晚上不要剪指甲:剪指甲的聲音被認為會吸引好兄弟,且「剪指甲」的時間與「子嗣」諧音,象徵剪掉子孫,故不宜晚上剪指甲。
-
半夜不要晾衣服:衣服形似人體,半夜晾曬容易吸引好兄弟穿衣,可能帶來不祥。
-
避免靠近水邊、海邊戲水或游泳:傳說溺斃的鬼魂會在水邊抓交替,且夏季水溫變化大容易抽筋,故鬼月期間不宜接近自然水域。
-
避免半夜拍照或在空地拍照:夜晚空曠地區拍照可能「拍到不該出現的東西」,被視為不吉利。
-
進入飯店房間前要敲門、側身入內,且進房後沖馬桶:這些行為被認為是對好兄弟的尊重與避免冒犯。
-
避免搬家、開刀、探病、弔喪:民俗認為這些行為容易引起「抓交替」或沖煞,雖然現代醫療進步,但仍建議慎重。
-
避免隨地大小便:以免冒犯好兄弟,且夏季毒蟲多,容易受傷。
-
避免吃生食:生食被認為陰氣重,容易吸引好兄弟,影響身體氣場。
-
普渡供品不要食用:祭祀孤魂野鬼的供品不宜自己食用,以示尊重。
這些禁忌多半源自傳統民俗與生活智慧,現代人多以尊重文化與安全角度看待,適度遵守有助於心理安定與避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