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拜拜時,好兄弟供品的水果選擇有明顯的禁忌,主要是避免使用在閩南語或台語中有不吉利諧音的水果,以免招來不好的意象或好兄弟「久留不去」。常見的禁忌水果包括:
- 鳳梨(閩南語「旺來」):象徵不吉利,怕不好的事情接連發生。
- 香蕉、李子、梨子:三者合起來台語諧音「招你來」,忌諱一起擺放,避免招好兄弟留下。
- 葡萄、荔枝、龍眼:因為都是一串,象徵好兄弟成群結隊來,忌諱整串擺放,可剪開使用。
- 釋迦:外型像釋迦牟尼佛頭部,拜好兄弟不敬。
- 番石榴(芭樂)、番茄:台語中「番」有任性之意,且芭樂有籽被認為不潔,番茄有「發臭」的負面諧音,不適合供奉。
此外,芒果因與「忙」同音,也被視為不吉利。
不過,農委會提醒,中元普渡祭拜最重要的是心誠,這些禁忌多屬民間習俗,並非絕對不可使用,尤其當季盛產水果如香蕉、鳳梨等也可上供桌,避免過度迷信影響水果價格。
所以,拜好兄弟時建議避免上述禁忌水果,選擇其他無諧音忌諱的水果較為妥當,並尊重當地及家族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