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幼兒身高的主要因素包括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兩者共同作用決定孩子的最終身高。

遺傳因素約占身高影響的80%,主要來自父母的基因組合。父母的身高可以用來預測孩子的目標身高,常用的公式是:

  • 男孩目標身高 = (父親身高 + 母親身高)÷ 2 + 6公分
  • 女孩目標身高 = (父親身高 + 母親身高)÷ 2 - 6公分

這個公式預估的是18歲時的身高,實際身高會有約±8公分的變動空間。

環境因素則影響遺傳潛力的發揮,主要包括:

  • 營養狀況:充足且均衡的營養是生長的物質基礎,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營養不足會限制生長,營養過剩及缺乏運動導致肥胖也可能影響骨齡成熟,反而降低最終身高。
  • 荷爾蒙調節:生長激素和甲狀腺素等內分泌激素在孩童期調控生長速度,青春期性荷爾蒙刺激生長板加速生長,生長板癒合後身高停止增加。
  • 生活習慣:充足睡眠、適度運動(如每天戶外活動60分鐘)、健康飲水習慣等,有助於促進正常生長。
  • 疾病與健康狀況:慢性疾病或營養吸收不良會影響生長發育。

幼兒的生長可分為三個階段:

  1. 嬰幼兒期(0-3歲):生長快速,主要受營養影響。
  2. 孩童期(4-9歲):生長速度趨緩,荷爾蒙影響增大。
  3. 青春期:第二次生長高峰,性荷爾蒙刺激生長板,最終身高在生長板癒合後確定。

所以,幼兒身高是遺傳基因決定的基礎高度,環境因素則決定這個潛力能否充分發揮。父母可透過監測孩子的生長速率和生活習慣,及早發現生長異常並調整環境條件,促進健康成長。